热词: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
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!
  • 概要
  • 旅游
  • 历史
  • 地理

  滦县位于河北省东部,滦河西岸,地处东经118°16′,北纬39°35′。西北距北京220千米,西南距天津136千米,西距唐山35千米,东距秦皇岛82千米。面积999平方千米(简册)/1028平方千米。人口54万(2002年)。
  县人民政府驻滦州镇。邮编:063700。代码:130223。区号:0315。拼音:Luan Xian。
  滦县古称滦州,隶属于河北省唐山市。地处东经118°16',北纬39°35',总面积1028平方公里,总人口53万。198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,被列为沿海地区开放县。
  县城土壤为滦河洪冲击平原草甸褐土及沙壤浅色草甸土,pH值6.5左右,成微酸性反应,有机物含量低。滦县境内资源丰富:拥有58科、246种植物,盛产花生、小麦、玉米等农作物,“东路花生”、“滦州蜜瓜”、“玉丰甘薯”驰名中外、享有美誉;蕴含多种矿藏,司家营铁矿藏储量位于亚洲第一,石英岩矿藏更是稀有珍贵。
  滦县县城市政设施配套,环境清新秀美。2003、2004年连续两年荣获河北“人居环境奖”。是河北省唯一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和园林县城“两城”称号的县城。投资环境优越,建有省级经济开发区——台商工业园,发展环境在全国县级政府首家通过国家质量管理认证中心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。
  滦县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,冬季受西伯利亚和蒙古气候影响,盛行偏北风;夏季受海洋气团和太平洋气压的影响,盛行偏南风;四季分明,春季干燥多风,夏季闷热多雨,秋季昼暖夜寒,冬季寒冷少雪。全年平均气温为10.5oc,无霜期175天,平均降水量为680.4mm。自然灾害以旱灾发生最频,加上风干沙多的原因,危害很大;地质构造较为破碎,为地震多发区。环境污染。境内污染较轻,主要污染源是:造纸、酿酒、印染、选矿、石粉等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、废气;城乡居民、服务行业产生的废物、污水,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;滦河上游排放的污水、污物;各种噪音污染。城区没有重工业生产厂,污染不太明显。

  岩山虎踞:位于城南1.5公里,岩石
  裸露形如卧虎,气势可观。辽世宗耶 律沅(947—951)时期,于山顶建塔,塔基以绵石砌成,上为青砖结构。塔高20米,分13层,三角形,面南背北。正面有石刻楷书“文峰塔”。左面刻“冲霄汉”,右刻“凌云梯”。塔各节角挂铜铃。清嘉庆十六年(1811),代理知州朱高樗思想迷信,以“岩山似虎踞,塔似虎角,若留此塔,于滦不利”为由,强行将塔拆掉。10年后,道光元年,黄克昌署滦州,认为“塔主一邑科第,去之则不祥”,重修此塔。百多年来,文人雅士,往来过客仰其名登山观瞻者颇多,其中有诗写道:“山峰虎踞不知年,选胜登临涉岭颠,万里山河归眼底,昂头直欲上青天”。1976年7月28日大地震,塔被毁,现只存一节塔基。 

  滦水龙翔:即滦河大桥北武山和榆山之间的一段滦河。西岸 山形对峙,滦河水倒流 峡蜿蜒南流,曲折萦纡,矫若翔龙。若河水

  涨发,倏忽之间,变态万状。解放后,滦河上游潘家口、大黑汀两水库建成和引滦入津入唐工程的竣工,河水流量已大大降低。武山、榆山均因矿藏的开采,其险峻程度亦无前景。

  偏凉虚阁:位于城北3公里横山东麓偏凉汀。 清乾隆四十三年(1778)皇帝东巡时所建。

  因其左倚峭壁,右俯滦河,远远望去云雾缭绕,若有若无,帮称“虚阁”。此阁为宫廷式建筑,内分正殿、配殿、更衣殿。室内雕龙凿凤,金碧辉煌,有“小金銮”之称。外有宫墙环绕。周围是清去亭、益香池、浮霞小楼和御碑亭,成众星捧月势。御碑亭藏有乾隆皇帝亲书御碑一块。清未民初历经兵焚,偏凉虚阁遭到严惩破坏,“文化大革命”中全部拆毁。

  横井浮烟:位于城北3公里横山大觉寺前。此地原有天然石

  泉,深数丈。后人砌石为井,护以石栏。两峰夹峙,井居其间。凌晨,井上水气直上,形如烟雾飘渺,帮称横井浮烟。经过1958年“大跃进”的拆毁和“文化大革命”的浩劫,当年风韵今已无存。

  围山泉瀑:位于杨柳庄北部,罗家岭以南,为天然景色。罗家岭之泉水自西北环而汇之,上为大龙潭,下为小龙潭,南流急下,气势雄伟。小龙潭水库建成后,旧景换新颜。

  天渠应候:与围山泉瀑一脉相承,围山泉水泻于泉子峪,因底部凹凸不平,形成众多水槽。渠水入槽,槽满自溢。据传说,每天上午南槽溢水北槽稳,下午北槽溢水南槽稳,应时而变,古来不爽。随小龙潭水库的建成,已无可观。
  金泉渠月:位于城西1公里。明代建金泉亭。弘治元年(1488)开挖引水,种莲植柳。后又在亭西建别故亭。池水亭台,垂柳对莲,夜月映照,游人共赏。只因此处较多沙坨,水冲沙压,逐渐淤塞,民国初年改为农田。

  龙溪地桥:位于城西南4公里。龙溪原为沂河上源,流经此地时,溪水潜伏入地,二里之外复出地面。昔人投糠验之,果为一水,故名地桥。年长日久,水流地上,“地桥”无存。

滦县历史悠久,早在20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已有人类在此生息。唐虞时,为冀州幽州地,商为孤竹,周近山戎,秦汉属右北平郡,隋属卢龙,唐设石城、马城二县地,辽天赞二年(923年)设州,历经金、元、明、清、中华民国诸代1935年沦为日伪统治区。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期间,与邻县解放区分别组建过丰滦迁、迁滦卢和滦西、滦北等联合县。1948年11月29日,县城解放,1949年3月26日,滦西县并入滦县。1954年6月,滦南县并入滦县。1958年11月21日,滦县划入唐山市,为滦州区。1959年6月23日,复建滦县。建国后,滦县属唐山专员公署所。1983年5月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后,滦县改属唐山市领导。

    滦县有悠久的文化历史,早起辽代就建有寺庙、古塔。如滦河沿岸由北向南就曾建有夷齐庙、雪峰寺、偏凉汀、文峰塔等名胜古迹,成为京东一带有名的名胜风景区。清康熙、乾隆皇帝巡游到滦时曾留下这样的诗句:“滦县境内两奇胜,夷齐庙与偏凉汀”“览景目难给,千古此滦州”滦县还是清末洋务运动的发祥地之一,1893年,詹天佑在滦县设计并修建了中国第一座铁路桥——滦河大铁桥。1911年12月31日,在孙中山的直接策划下,辛亥滦州起义爆发。河北滦师是一所具有革命传统的中等专业学校。始建于一九一O年,始称直隶第三初等师范学堂,后称河北省第三师范学校。一九二九年建立了中共滦县县委,滦师就成为党的活动中心。

滦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。冬季受西伯利亚和蒙古冷空气的影响,盛行偏北风;夏季受海洋气团和太平洋高压的影响,盛行偏南风。具有春季干燥多风、夏季闷热多雨、秋季昼暖夜寒、冬季寒冷少雪的特点。全年平均气温10.5oC。全年平均日照2651.5小时。常年平均降水量714.5毫米。